今天是:

学院要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要闻 >> 正文

20240507封面新闻||专访成都锦城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峤:打造人才培养“新特区”

发布日期:2024-05-09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封面新闻    点击:

随着我国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大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角色。高校已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视为其重要教育任务。

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中,成都锦城学院独树一帜。不仅在建校之初就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,更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锤炼成长。从商业案例的策划到项目的落地实施,学生们在这里习得理论,孵化创意,尤其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,更是学校的一大特色,18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人才。近日,封面新闻专访创新创业院长李峤,探究成功背后的密码。

成都锦城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峤

一路成长

以创新创业教育

打造内生特色基因

“这是道路病害监测系统的创意展示,可以通过路检车上的AI采集设备,上传路况智能分析。”

“这是辅助脑机接口系统的创意成果展示,可以立足于已有的脑机融合实验室与科研团队,对神经康复核心技术进行攻坚。”

“这是高精度智能光伏巡航设备......”

创新创业学院中,商业case、论证报告、项目计划书层出不穷,这些均由学生操刀设计,其内容与当下经济发展紧密相连,到底是怎样的教育氛围,才能够让学生们诞生如此多的巧思,并付诸于实践呢?

“2015年,国家正式提出‘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’理念的时候,锦城的创新创业课程已开展了10年。”李峤说。2006年,学校创校校长、终身校长邹广严就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,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之一,培养具有创新思维、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,并为此构建了“四位一体”的创业创新课程体系,即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、创新创业大赛、创业实训实践、产教创融合提升实践。

来到锦城前,李峤在省外一所985院校工作了6年。2006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看到了招聘信息。学校务实、创新的办学理念令他记忆犹新,无形中增加了好感。为了更进一步了解,他去贴吧“潜水”,和学生聊天。在实地考察和与时任副校长王亚利深入探讨后,李峤辞去重点院校工作,投身锦城学院教育事业。

“那时候,只有一间小小的‘三练三创’办公室,担负着激发整个学校创新创业潜力的重任。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,我们一步步试探着前行。”李峤笑着回忆道。

把行业需求融入到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、实行“项目制”教育教学模式、成立“模拟公司”提供真实创业环境......从0 到1,由无到有,带有锦城标签的创新创业课程不断涌现,多个首创走在了全国院校的前列。

在探索“未来型”人才培养过程中,创新创业学院应运而生,不断完善。“这是一种运用新机制,采取新方法,建立的跨学院、跨专业、跨年级人才培养特区。我们与其他二级学院共同培养、开发学生潜能,探索‘三练三创’实践教育新途径,营造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教育生态环境,探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。”李峤说。

每年路演PK

全面资金支持

助力学生企业孵化成长

在锦城学习和生活,创新创业大赛是所有学生绕不开的一个坎,“有学生告诉我,李老师,创业方案的难度不亚于完成毕业论文。”李峤笑着说。学生需要自己组建团队,完成项目背景、项目定位、商业模式、财务预测等论证分析,再通过路演PPT的形式,展示团队创新创业项目,接受评审专家的打分和建议。

“学生主动寻求心仪老师的帮助,老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碰撞,产生新的思维火花。比赛自2005年举办至今,每年涌现出近1000个来自学生的商业idea。”如何让纸上的思路变为可实操的项目?学校同样提供孵化器。

“学校帮助在校学生注册公司,提供免费办公间,既保障学生的安全,也兼顾创业成本与效率。”学校与校外产业园区、菁蓉镇、孵化园区常年保持合作,每年都有学生带着“企业”过去,一步实现创业成功。

在创业成果上,锦城涌现出了诸多案例,譬如2009级人力资源专业校友熊杨。

熊杨

他刚就读锦城就被活跃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吸引,在完成创业教育课程学习后,他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的参观高新西区孵化器的活动,并悄然萌生了创业的梦想。

毕业后,熊杨果断抓住了政府积极倡导并扶持个人开办孵化器企业的机遇,创办了绵阳市游仙区创梦中小企业孵化管理公司,立志打造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品牌。经过多年不懈努力,熊杨的孵化器所服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产值已高达4.7亿元,成为了“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”“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”“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”“四川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”以及“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(孵化基地)”。

如今,熊杨已经踏上二次创业的征程,创办了四川华铸新材料有限公司,继续书写着他的创业传奇。他当选了中共绵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党代表,中共游仙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党代表,绵阳市第六届工商联执委,游仙区“青年创业导师”;被省委组织部等6部门联合授予“四川省第二届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”;先后荣获“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”“绵阳市第三届创业明星”“游仙区十大创业带头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
李峤透露,学校办学至今成功孵化企业 (实体公司)2100多家,约1900多人直接投身创业事业,创业企业年产值总额约200亿元,年产值过亿企业约20家,直接创造社会就业岗位超3万个,诞生了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、成都市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奖获得者李兴健校友,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成都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田泽辉,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第一名张皓宸等一批创业创新型人才校友。锦城学院的就业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梯队,锦城校友创业率近3%。这些校友企业每年都会在锦城学院举行专场招聘,招揽人才的同时,为学弟学妹搭建广阔成长空间,实现彼此“双向奔赴”。

插秧育苗

在实践中探求真知

新时期锻造新技能

在锦城,与创新创业大赛、高度配套的孵化器形成呼应的,还有另一番风景:劳动教育。眼下正值油菜籽丰收的季节,锦城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——学生农场里洋溢着热火朝天的收获景象,学生和老师们一起上阵,好不热闹。

蔬菜出苗后移栽

创校校长邹广严为农产品代言

劳动教育是创新创业学院的另一大特色,经过多年发展已是锦城的标签。每年同学们捕鱼、播种、收割的景象都会被媒体报道,在网络引发热议。

不远处,采摘清点过后的蔬菜摊位也已开始了忙碌,不少教师正在询价:“这个黄瓜咋个卖?”不一会儿,当日所采摘的蔬菜便售罄。

这种乐于吃苦、勤于劳动的氛围,已然成了学校的一种底蕴。“我们的劳动教育和创业教育本就是不分家的。产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售卖?资金链条怎么管理?如何投入再生产?形成这些理念非常重要,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,形成吃苦耐劳不惧困难的坚强意志力,掌握创造性劳动的基本能力;再将双创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创业意识,最终形成完整的教育闭环。”谈及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,李峤说。

学校出品、学生策划的品牌——清水阳光牌锦城稻香米

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,为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,创新创业学院目前正在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(合作项目、实习实训基地等),聚焦行业前沿发展,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,促进教育变革创新,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。“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,我们学院的老师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‘双百’导师团专家。学院的教育方案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,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,我们正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关项目的工作。”


文章来源:封面新闻